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獨裁者的雲端運算指南

一、 透明化與合作

許多人並不知道雲端運算其實 早在 1969 年 就已經出現, 也不知道他們每天正在使用的許多網路免費服務其實就是雲端運算。 他們並不瞭解雲端運算的重點在於法學教授 Lawrence Lessig 所說的 read-write internet (也就是 「web 2.0」) 當中的 "上傳 (write)" 概念。

最成功、 社會影響最深遠的許多個雲端運算導入案例, 都有賴於 透明化合作 這兩個關鍵性質。 維基百科、 YouTube、 網路相簿、 網友推薦新聞 (例如 digg)、 網路書籤 (例如 delicious、 黑米、 funP)、 全球之聲 (Global Voices Online) 等等, 都是一些影響深遠的雲端運算成功導入案例。 以 YouTube 為例, 不只是 「影片由使用者上傳」 一事說明了這兩個特性, 包含字幕、 翻譯、 評論、 投票、 甚至 kuso 影片 (改作, remix) 等等, 也都是如此。 從影片的內容到評論的張貼, 許多東西都攤在陽光下, 所有人都看得見。 而這每個動作, 也都是某種形式的合作 -- 就連針鋒相對的辯論,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 也都是在讓觀點更多元, 讓資訊更豐富。 如果這些辯論的品質夠高的話, 最終也將因此而讓這部短片本身, 在搜尋結果上脫穎而出。

這種形式的雲端運算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效果, 有助於滋養 「為自己言論承擔後果」 的言論自由民主文化。

But democracy has never just been about elections. Democracy means rule by the people, but rule means something more than mere elections. In our tradition, it also means control through reasoned discourse. -- Lawrence Lessig, in Free Culture.

但是選舉並不是民主的一切。 民主意謂著由人民作主; 而作主意謂著選舉並不是一切。 在我們的傳統當中, 它還意謂著經由理性論證而作出決定。 -- 羅倫斯 雷席格

所以獨裁者並不喜歡大眾發現這類的服務其實就是雲端運算。 事實上他會更希望大眾最好不要使用這類服務。 他會在教育體系裡面刻意地避談共創共享的自由文化, 因為這些免費雲端服務的使用者, 經常採用 創用 CC 授權 分享、 評論、 改進他們的作品。 這不僅培養公民在一種審議式民主的氛圍當中共同創作, 也讓公民看見智慧財產宣導的片面性 -- 而片面的智財宣導, 卻是協助獨裁者強化統治的重要工具。 (下詳)

二、 社交

最受歡迎、 用戶人口最多的雲端運算, 與社交/通訊有關。 Webmail (例如 gmail) 和社交網站 (例如臉書、 推特、 噗浪) 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訴諸人際溝通與社交的人性需求, 是這類雲端運算的特徵。 這類的雲端運算很難掌控, 也是令獨裁者最頭痛的敵人。 不論大眾是否將之認知為雲端運算, 其使用人口已經非常地多, 甚至連各國的統治者都學著使用。 班阿里在他垮臺之前, 曾經企圖入侵與控制這類的雲端運算

如果把社會整體視為一個有機體, 那麼這類社交工具可以視為牠的 神經系統。 當獨裁者侵害人民權益的時候, 不利於獨裁者的訊息, 會透過神經系統來傳遞。 獨裁者如何轉移民眾的注意力, 用各種方式讓這個神經系統只傳送無關痛癢的其他訊息? 這是一大挑戰。 目前似乎只能癱瘓整個神經系統 -- 例如封鎖社交網站 -- 但是這不利於國際形象, 更不太可能為全民所接受。 所以, 繼突尼西亞與埃及之後, 在中東公民要求民主化的浪潮當中, 利比亞、 葉門、 巴林等國都曾 短暫全面封鎖網路, 但目前只剩態度強硬、 血腥陣壓的利比亞依舊全面封鎖。

事實上就算是完全切斷網際網路, 恐怕也無法全面阻擋社交訊息的傳遞。 埃及切斷網路時, 法國一個非營利組織 提供免費的電話播接網路服務, 埃及民眾至少可以透過國際播接上網; 而 google 與推特則提供 打電話留言推特服務。 透過雲端上的社交服務來傳遞訊息, 這似乎是無法阻擋的強大人性渴望, 其力量大到跨越國界, 甚至讓其他國家的企業與公民產生共鳴, 願意捐獻自身的資源, 並透過網際網路以外的通訊機制, 協助斷線的社會持續對外發聲。 除了北韓之以外, 恐怕沒有獨裁者能夠完全控制這類的雲端運算。

三、 單向享用數位內容

對於獨裁者而言, 最容易轉化為其控制民眾工具的雲端運算形式, 是諸如 MPAA、 RIAA 等等傳統影音產業財團所描繪的雲端運算。 他們把雲端描繪成是傳統單向媒體的延申; 一般大眾被教育成既沒有興趣參與創作, 也不敢相信自己和其他升斗小民的作品可以登得上大雅之堂。 他會教育大眾相信:

  1. 被動地單向享用數位內容 -- 收看收聽雲端上豐富的圖/文/影/音作品 -- 是雲端運算最大的用處。
  2. 基於對於雲端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官方或廠商任何入侵使用者云端帳號甚至入侵使用者本地機器 (包含電腦、 手機、 遊戲機等等本地裝置) 的軟體監控機制, 都是合情合理, 正當性不容質疑的行為。
  3. 使用者若行使其最基本的實體財產自主權, 動手更改本地機器, 去除監控裝置, 那麼不論是否其目的是為了進行盜版, 都應該受到法律管制。
  4. 為了維繫社會秩序, 以及阻絕盜版, 雲端上應該實施實名制。
  5.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以及阻絕盜版, 政府有權利不經過司法程序, 將 「疑似直接盜版或間接助長盜版」 的網站及服務直接從雲端移除。

換句話說, 強化智慧財產權教育, 但同時避而不談共創共享的自由文化的存在, 甚至進一步用各種片面不完整或扭曲事實的文宣避免大眾接觸自由文化, 這將有助於 (潛在的) 獨裁者在大眾沒有戒心的情況下, 藉由資訊大廠之手, 架構一個中央集權掌控的雲端社會基礎建設。 當然, 在這個過程當中, 一個成功的 (潛在) 獨裁者會隨時注意自身對於這些廠商的掌控。 為了避免小廠林立意見紛歧, 獨裁者可以運用群眾盲目的名牌迷思與 品牌忠誠 促成壟斷, 這將有助於此一基礎建設的加速完成。 此外, 優先促成國營企業或國內廠牌壟斷, 有助於確保將來控制權平順轉移。 在獨裁者還沒有出手從廠商手中接手控制權之前, 一個極度崇尚智慧財產權的資本主義社會民眾, 幾乎不可能會將資本主義與獨裁政權聯想在一起。

美國和臺灣都是很好的例子。 雖然這兩個社會自認為比蘇俄和中國更自由民主, 但其實從 Kindle 刪書DMCA 法條被濫用, 從臺灣神秘而迅速地通過 盜版三振法案, 到美國政府以查緝盜版與仿冒之名 將整個網域連坐下架, 還有許多其他事件, 在在地都呈現了這個趨勢。 事實上本文的靈感與許多建議, 就是來自這兩個國家許多 「為了維護智財而侵犯人權」 的事件。 而美國與臺灣的民眾對於這些保護智財權的各種極端手段, 並沒有太大的反抗。 獨裁者只要延後出手時機, 不要太早讓民眾發現: 保護智財權的機制其實也可以用來建構一個高度監控的中央集權社會, 那麼 「完封 Analog Hole 的銀河帝國」 也就不盡然只是一篇不切實際的科幻小說了。 至於獨裁者如何就每個議題來善用來自美國的智財壓力, 一篇短文難以詳述。 這類議題有豐富的題材足以寫成一系列 「獨裁者的資訊科技與法律政策指南」 文章。

另外, 訴諸阻絕色情數位內容的傳遞, 也是一個強化雲端管制及本地機管制的很好的藉口。 澳洲在這方面的作為, 頗值得獨裁者參考。

總之, 與強大的數位內容產業利益團體結合, 並運用政府資源的強大置入性行銷力量, 誘導民眾自願付費導入具有 DRM 機製的單向享用數位內容類型的雲端服務, 這將是雲端炒作當中, 獨裁者在不驚擾民眾的情況之下, 最具有高度正當性、 最容易順勢藉以強化控制社會的絕佳手段。

四、 放棄隱私

不論是那一類的雲端服務, 多數的參與者/使用者都自願地放棄了一部分的隱私, 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洩漏了一些隱私。 而各種計點、 排名、 個人專屬客制設定等等機制, 又鼓勵參與者進一步放棄更多的隱私。 不過不同類型的參與者/使用者, 對於放棄隱私的警覺高低不同。

  1. 一方面基於自由文化運動本身的特性 ("資訊渴望自由") 一方面因為這些參與者是最早的重度雲端使用人口, 他們對於 「雲端上幾乎沒有隱私可言」 可能具有相對較高的警覺意識。
  2. 以社交為動機而上雲端的大眾, 因為 「隱私」 議題在社交情境下經常出現, 但有時又與 「受歡迎」 的渴求矛盾, 所以一方面他們對於隱私議題可能也相當有意識,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更傾向於自願放棄某些隱私。 臉書上的隱私, 逐年消逝, 但大眾還是樂此不疲, 似乎也證實了這一個觀察。
  3. 至於第三類, 商業炒作的雲端運算所鎖定的消費大眾, 其中有很多可能並不熟悉網路文化。 他們既不懂得在自由文化場域尋找合法的圖文影音數位內容 (當然更別談免費的文書/儲存/相簿/...等等服務), 又不懂得透過社交網路取得其他數位內容, 也不擅長上網搜尋資源與資訊, 所以才會很容易被廣告文宣說服, 為了單向享用數位內容而進入雲端。 一方面因為這些條件的篩選, 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心目中認定的雲端服務並不涉及放棄隱私, 所以這群人對於隱私的意識可能特別低。

當然, 使用者對於隱私的重視與警覺程度, 並不必然完全取決於他所使用的雲端服務類型; 而且這三類使用者可能也有所重疊。 不過相對而言, 針對第三類用戶設計隱私圈套, 可能是獨裁者報酬率最高的投資。 獨裁者可以與炒作最兇、 壟斷市場 (任何電子消費產品市場, 未必要是雲端服務市場) 最成功的雲端服務廠商合作, 善佳利用群眾盲目的名牌迷思與品牌忠誠, 誘騙一般用戶與傳統產業完全忘卻將隱私議題納入評估, 天真而毫無顧忌地將所有工作習慣 -- 不論有沒有必要 -- 都移至雲端。

即便像是美國這麼重視及保護個人隱私與商業機密的國家, 一旦資料放上雲端, 就打開了政府強制調閱這些資料的可能性。 例如在越來越多的法律案件當中, 律師要求調閱臉書帳號私密資料, 以便撈取不利雲端用戶的證詞。 World Privacy Forum 關於 雲端上欠缺隱私 的報告, 很值得獨裁者低調參考。

事實上從 everycookie 到 firesheep 等等的許多事件都一再地提醒大眾: 網路時代沒有隱私 --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將運算搬到雲端的使用者, 還包含瀏覽普通靜態網站的任何訪客。 另一方面, 從 發生在紐約星巴客的 firesheep 友善入侵事件 當中可以看出: 有相當高比例的民眾對於自己在雲端上註冊的帳號被入侵併不在意。 大學與政府機關的反應並沒有比較高明: 2010 年初, google 中國因為員工使用舊版 IE 瀏覽器漏洞而被攻陷之後, 臺灣各大學基於對於瀏覽器的宗教狂熱, 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甚至過了一年多, 行政院再次因為疑似相同的安全漏洞而遭中韓潰客惡意攻擊, 資訊學術界與資訊產業界也都沒有任何作為。 時至今日, 許多大學 繼續鼓勵甚至強迫師生 使用洩漏隱私的舊版瀏覽器作為登入雲端的唯一交通工具。

儘管 電子先鋒基金會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普林斯頓大學 等等機構的專家一再地提醒大眾: 即便是關掉 cookie、 匿名上網, 你在網上的行蹤照樣無所遁形, 但因為這些議題較諸上面明顯的問題與解決方案更加隱晦, 恐怕更難引起一般民眾的注意。 民眾乃至資訊教授對於躍上雲端的交通工具 -- 瀏覽器 -- 安全性的徹底輕忽, 是獨裁者可以利用的絕佳弱點。

五、 結論

科技與社會 (STS) 學者 Langdon Winner 在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 (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一文當中, 提到技術物內含的政治性。 他以核能發電為例來說明: 基於實用考量, 某些技術物僅能以集權的方式實作。 又以太陽能發電為例來說明: 某些技術物並沒有本質上的必然, 促成社會以民主或專制的方式來圍繞著它運作。 但是在設計與導入時, 也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最終讓它變成一項民主或專制的科技 -- 例如在地式的家庭太陽能發電機 vs 集中式的太陽能電廠。

從某個角度看, 今日的資訊科技有點類似太陽能科技。 我們可以選擇導入在地式的 Freedom Box 隨身碟開 技術, 也可以選擇導入集權式的公有雲。 (順便一提, 「公有雲」 這個名詞其實有點誤導。 仔細探究, 其實它比較類似私人企業所擁有、 必須接受政府管理的大眾澡堂。) 大眾究竟選擇何者? 這將決定獨裁者有沒有機會運用這波炒作強化其中央監控的基礎建設。 大眾對於技術物的政治性普遍缺乏認知, 甚至對於談論技術物政治議題的排斥 (例如 docx 檔案格式的政治性), 將會提高獨裁者的勝算。

In our times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mak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way they live to accommod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sisting similar kinds of changes justified on political grounds. -- Langdon Winner

我們這個年代, 人們經常樂於大幅改變其生活方式, 以適應科技的創新; 但是這些改變的原因, 若是來自合理的政治論述, 卻會引起極大的抗拒。

獨裁者是否終將能夠以中央集權的雲端運算基礎建設掌控全民的舉動? 或是民眾終將體會到雲端運算 -- 特別是自由文化類的合作型雲端服務-- 其透明化的特性對於言論自由及民主的重要性, 並且採取積極參與的行動? 獨裁者的勝算, 可能並不取決於技術的滴水不漏, 而將取決於公民對於技術物政治性的覺醒與認知程度。 在大學內進行 「P2P 等於非法」 之類誤導民眾的愚民政策與宣導是否成功? 評鑑、 升等與計點的制度是否足以讓大學資訊教授對於雲端運算 (乃至整個資訊科技) 的社會議題持續保持冷漠甚至無知? 片面扭曲的智財宣導是否對學術界成功地洗腦, 讓大學教授盡情耽溺於追逐 內耗型的競爭力? 這些 非技術面 的意識形態建立與文化培養, 可能反而是在導入雲端運算時, 最值得獨裁者關切與操作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