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Facebook內部資料:產品設計評價體系解密 | 互聯網的那點事

如何對設計進行評判,一定有很多答案,有利有弊。問100位設計師,會得到100種回答。用線上PV、UV等數據說話,更多受產品屬性、運營動作影響;採用用戶調研,往往得到的是用戶角度的單方面看法,缺少專業指導性意見;用需求方的滿意來衡量,可能最後需求方認可的是設計師認為最濫的方案。

兩家都掛有「天下第一」相鄰賣臭豆腐的師傅。

你們誰家的臭豆腐聞起來臭?

回答:「我」

你們誰家的臭豆腐吃起來香?

回答:「我」

那你們到底誰的臭豆腐天下第一?

他們家的臭豆腐不行……」

設計師:「我從我的專業角度認為我的設計是沒有問題的」!

讓一個設計師去評價另外一個設計師的作品,就好比去問賣臭豆腐的師傅,往往得到的觀點比較片面,互相否定,基本是從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

那我們肯定自然會想到,讓用戶說誰家的臭豆腐好吃不就行了,看誰家的隊排的長?臭豆腐師傅又會說各種原因,什麼地段、客流方向、發酵溫度、原料還有城管。而設計師在一個公司內的角色往往沒有賣臭豆腐這樣市場化,在資源緊缺時,需求方往往不會太追求質量,很多時候湊合湊合也就用了,給設計師一個需求方很滿意的假象。

好設計是誇出來的,不否定任何作品,只表揚優秀作品。

設計師其實是很想知道作品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只是接受不了否定他的作品又不告訴他為什麼的表達方式。

找些所謂的專家指導,設計師往往是牴觸和「也不過如此」。

收集一些用戶的反饋,設計師往往是嘲笑和「他們不懂的」。

評價其實就是用一個標準去度量事務

首先我們要制定標準,有了共同的標準才能進行裁判。而標準其實沒有好壞對錯,關鍵在對所有的設計師都是公平的,避免個別設計師嘰嘰歪歪,因為「大家都一樣」。

《Facebook 產品設計五維》

情感

1、  精準定位——設計對受眾定位清晰,符合該設計目標用戶群的使用體驗。

2、  親和力——所有交互元素的設計上,用戶對信息溝通順暢,感覺似有人一般的親和感。

3、分享——承載對Facebook連接、自由、生活的文化認同。

4、留戀度——給人超出想像的空間,讓人留戀往返,對產品期待更多,得到二次訪問。

易用

5、反饋及時——在交互過程中,用戶的操作能夠在屏幕上及時得到反饋效果,幫助用戶提高效率。

6、方位清晰——清晰的知道自己在那裡,退路在那裡,能夠去那裡。

7、路徑簡短——完成任務在儘可能控制在三步之內,完成某項任務所花廢的步驟和時間最短最好。

8、容錯性好——設計限制因素,突出正確操作,隱藏可能的錯誤操作,減少勿操作。

形美

9、文字悅讀——信息傳達易讀,符合中文閱讀習慣,信息傳達快速。

10、顏色合適——利用大眾對顏色理解的寓意,使用正確的色彩加強產品的印象。

11、佈局美觀——均衡與對稱的構圖,使畫面整體具有穩定性。

12、空間感強——運用幾何透視的原理,設計中表現遠近、層次、穿插等關係。

氣勢

13、專業性——細節完美,找不到明顯的設計瑕疵。

14、整體性——所有交互元素的設計上,用戶對信息溝通順暢,感覺似有人一般的親和感。

15、品牌成分——體現Facebook品牌形象,並使品牌資產保持延續與統一。

16、驚喜度——局部設計有貼心且另人驚喜的體驗。

創新

17、共性——符合已知事物的普遍認知。

18、異性——在共性基礎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19、複製性——能夠促進Facebook其它產品的發展。

20、顛覆性——在互聯網上前所未見,能夠變成同行業新的標準。

—————————————-貓割線—————————————

田徑運動可以用秒錶量化,體操運動由評委團隊打份量化。

有了標準,評價就不再難。為了減少個人看法對評審的客觀性,我們規定評審必須4人以上,並且評委分只佔總分的50%,另外50%由用戶線上調查獲取,題目要和並且和《設計五維》對應。

《產品設計評審規則》

評價週期

1、每個設計師每個月被評審1次。

2、Team leader每週組織一次評審,提前通知設計師。

人員組成

1、  大評委1人(組織本次評審者,由產品設計主管擔任)

2、  評委4人以上(部門經理1 人、主管1人、同事1人、其它。)

3、  被評設計師

評審流程

1、每次由被評設計師自行上報一個最近上線的作品。

2、會議形式,被評設計師向評委團進行設計理念簡單介紹。

3、評委各自填寫評審表,完成後交由大評委。

4、大評委對評審表進行數據計算,意見彙總,並製作評審報告。

5、組長負責每次新改版上線的用戶數據收集。

6、保留好原始評審表,進行存檔。

7、打印評審報告,並將評審意見告訴設計師,完成本次評審。

打分規則

1、  產品設計五大指標總共20條,每一條進行0-5分的打分,如果全部滿意即為100分。

2、  單條如果打5分,必須寫出理由。打0-4分可以不寫理由。

3、  計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剩下的分數相加後的平均即為最後得分。

4、  根據線上用戶調查數據和評委打分各佔50%,最後得出該設計的最終得分。

—————————————-貓割線—————————————

用戶不會說慌,用戶只有第一反映

線上用戶調研也是用《設計五維》去做,但不能用評委的版本,否則收集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用戶版只從情感、易用、形美、氣勢、創新五個大維度出題,不需要細化了,並且選項不能有任何引導性。而文字造成不要使用專業術語,用網友常用的網絡用語就可以了。

產品設計用戶在線調查問卷

1、您對19樓新XXX的整體滿意度如何?(情感)

‧非常滿意

‧比較滿意

‧一般

‧比較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2、您覺得XXXX是否好看?(形美)

‧漂亮,太棒了

‧還可以

‧一般

‧有點難看

‧噁心,不想再看第二次

3、您認為XXXX使用起來怎麼樣?(易用)

‧更清晰了,方便使用

‧還可以

‧沒什麼感覺

‧不如原來方便

‧太費勁了

4、您認為新XXXX功能怎麼樣?(氣勢)

‧太棒了,我喜歡

‧還可以

‧一般

‧有點多餘

‧完全多餘的

5、您認為對新XXX的功能XXXX怎麼樣?(創新)

‧非常有用,太好了

‧比較有用

‧一般

‧不關注

‧對我沒什麼用

—————————————-貓割線—————————————

評審不是簡單的告訴設計師得了幾分,而是要給設計師有價值的指導。

規則所限,評委必須是4人以上,不可能4人都一種口味。每一條高分必須寫出理由,評委只能經過考慮。最後還有50%的分是來自用戶調研,多重數據組合,準確度大大增強。

而線上數據統計的五維曲線高低和評委的五維曲線高低如果一致,那這個評審基本就成功了。

《設計五維》最終呈現給設計師的是圖標化評審報告,不僅能知道設計師在團隊中的水平,還能知道具體在那方面做的好,那方面有提高的空間,指導意義遠遠大於分數的意義。

從19樓UED試用了一年的情況看,評審結果的分和以前模糊的印象分非常接近,也不用對設計師的作品拍腦袋評價,最後爭論來爭論去浪費口水。

資料下載:

【產品設計評審模型.xls】

http://blog.19ued.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19ued_PDC_model.xls

【產品設計評委打分表.docx】

http://blog.19ued.com/wp-content/uploads/2011/05/19ued_PDC_graded.docx

無覓相關文章插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